server-服务器通用知识记录

server-服务器通用知识记录


前篇


名词详解


服务降级

  • 服务降级与服务熔断区别 -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41939685
  • 概念:服务降级一般是指在服务器压力剧增的时候,根据实际业务使用情况以及流量,对一些服务和页面有策略的不处理或者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进行处理,从而释放服务器资源的资源以保证核心业务的正常高效运行。
  • 原因: 服务器的资源是有限的,而请求是无限的。在用户使用即并发高峰期,会影响整体服务的性能,严重的话会导致宕机,以至于某些重要服务不可用。故高峰期为了保证核心功能服务的可用性,就需要对某些服务降级处理。可以理解为舍小保大
  • 应用场景: 多用于微服务架构中,一般当整个微服务架构整体的负载超出了预设的上限阈值(和服务器的配置性能有关系),或者即将到来的流量预计会超过预设的阈值时(比如双11、6.18等活动或者秒杀活动)
  • 服务降级是从整个系统的负荷情况出发和考虑的,对某些负荷会比较高的情况,为了预防某些功能(业务场景)出现负荷过载或者响应慢的情况,在其内部暂时舍弃对一些非核心的接口和数据的请求,而直接返回一个提前准备好的fallback(退路)错误处理信息。这样,虽然提供的是一个有损的服务,但却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。
  • 需要考虑的问题:
    • 区分那些服务为核心?那些非核心
      • 降级策略(处理方式,一般指如何给用户友好的提示或者操作)
      • 自动降级还是手动降

缓存击穿

一般发生在缓存应用重启, 缓存失效时高并发, 所有缓存被清空时,以及短时间内大量缓存失效时. 大量的缓存不命中, 使请求直击后端,造成服务提供者超负荷运行,引起服务不可用。


服务熔断

  • 概念:应对微服务雪崩效应的一种链路保护机制,类似股市、保险丝
  • 原因: 微服务之间的数据交互是通过远程调用来完成的。服务A调用服务,服务B调用服务c,某一时间链路上对服务C的调用响应时间过长或者服务C不可用,随着时间的增长,对服务C的调用也越来越多,然后服务C崩溃了,但是链路调用还在,对服务B的调用也在持续增多,然后服务B崩溃,随之A也崩溃,导致雪崩效应
  • 服务熔断是应对雪崩效应的一种微服务链路保护机制。例如在高压电路中,如果某个地方的电压过高,熔断器就会熔断,对电路进行保护。同样,在微服务架构中,熔断机制也是起着类似的作用。当调用链路的某个微服务不可用或者响应时间太长时,会进行服务熔断,不再有该节点微服务的调用,快速返回错误的响应信息。当检测到该节点微服务调用响应正常后,恢复调用链路。
  • 服务熔断的作用类似于我们家用的保险丝,当某服务出现不可用或响应超时的情况时,为了防止整个系统出现雪崩,暂时停止对该服务的调用。